2022年12月22日,2022中國·深圳好創業高峰論壇在深圳前海隆重舉辦。本次論壇是2022年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的系列活動之一,由深圳市南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圳灣區中小企業國際創新交流中心、深圳明昇好創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本次論壇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 助力專精特新發展”為主題,深圳好創業公共服務平臺首次提出“居創融合”的科創新模式,集約空間布局,打造都市型、平臺化、社區化的示范空間,共建都市型創業平臺。采用線下+線上的形式舉辦,吸引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據統計,全球直播在線觀眾超過20萬人。
論壇上,各界人士圍繞創業要素組合與資源配置,優化中小企業營商環境,拓展優質產業空間,搭建高端服務平臺,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等話題深入研討,并從政策、產業、金融、科技等多角度解析深圳產業發展新趨勢、新格局。論壇當天還安排了深圳好創業公共服務平臺推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揭牌、中小企業服務戰略合作伙伴簽約等環節,促進創新項目落地生根,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單立坡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單立坡在致辭中指出,深圳是創新的城市,應鼓勵相關行業專家、人才參與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并聚焦工信部專精特新“百十萬千”培育計劃,著重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為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夏雷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夏雷從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空間配置、環境營造等方面,結合深圳“20+8”產業發展規劃,闡述了南山區在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構筑新的增長極和動力源、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等方面的具體實踐。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執行院長張博輝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執行院長張博輝系統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理念、可持續金融特征和中小企業的多樣性融資需求,強調通過可持續金融服務,助力中小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副總經濟師安文哲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副總經濟師安文哲表示,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已經成為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鮮明特征,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其穩增長的關鍵支撐。各級政府要優化政策體系,完善服務保障,引導中小企業專注主業、深耕行業、強化創新,走“專精特新”之路,為增強經濟發展韌性提供有力支撐。
深圳市都會城市研究院院長高海燕
深圳市都會城市研究院院長高海燕分享了構建賦能型產業載體、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新時代產業轉型發展對產業載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產業載體不僅是生產經營的承載空間,更是產學融合、成果轉化、綠色發展、集約發展的創新孵化集群,也是“生產、生活、生態互相融合”的多元化城市發展空間。
深圳市迅特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波
深圳市迅特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波以《追光向上:從小作坊到“小巨人”的蛻變》為題,分享了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路徑。迅特通信初創時期堅持做產品、做自研。今年,訊特通信被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我們能看到成長環境越來越好,也堅定了我們在專業化道路走下去的信心。做企業就是要做專做精做強。”鄭波表示。
深圳明昇好創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煥彬
深刻理解深圳市集約使用土地發展戰略,深圳明昇好創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煥彬表示,深圳好創業公共服務平臺緊緊圍繞著科創主題,幫助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賦能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平臺推出“三免三服務”模式:即“免費科創場地、免租居住空間、免費工作早餐”,同時攜手多家中小企業服務戰略合作伙伴提供“基金創投服務、法務財務服務、科創專家服務”。同時攜手多家中小企業服務戰略合作伙伴提供“基金創投服務、法務財務服務、科創專家服務”。
華夏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郭賢明
華夏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郭賢明表示,好創業平臺需要金融的加持,華夏銀行將從完善內部體制機制入手,創新金融服務手段,建立線上+線下、覆蓋“專精特新”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
揭牌儀式
活動現場,由南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圳灣區中小企業國際創新交流中心、深圳明昇產業投資集團聯合打造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舉行揭牌儀式。同時,平臺與深圳市創業服務協會、興業證券前海分公司、渤海銀行深圳分行、浦發銀行深圳分行、華夏銀行深圳分行、寶生村鎮銀行、深圳前海上善金石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中商國際管理研究院、中科薈智企業服務有限公司、深圳市深科信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等多家服務機構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簽約儀式
對于疫情之下中小企業的發展,楊煥彬表示,深圳好創業公共服務平臺是政府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補充,政府聚焦政策問題,平臺解決深度服務問題。通過解決創業者空間、經濟、生態等問題,實現創業者的高效創業。平臺將培育一批、發展一批、成熟一批企業,分梯隊向國家輸送專精特新企業。